網路時代迷人奧妙之處,在於一個創意,加上執行能力,就能讓看似平凡無奇的事物(馬路坑洞、條碼、公司登記資料),轉化為出乎意料的社會行動。一般而言,台灣政壇對於「網路政治參與」,想像力一向單薄,除了...

網路時代迷人奧妙之處,在於一個創意,加上執行能力,就能讓看似平凡無奇的事物(馬路坑洞、條碼、公司登記資料),轉化為出乎意料的社會行動。一般而言,台灣政壇對於「網路政治參與」,想像力一向單薄,除了...
網路時代迷人奧妙之處,在於一個創意,加上執行能力,就能讓看似平凡無奇的事物(馬路坑洞、條碼、公司登記資料),轉化為出乎意料的社會行動。今年是選舉年,開年第一篇,我們來談談網路政治與社會行動吧! ...
臉書已進入創新生命週期的「成熟晚期」,面臨衰退危機;雖然仍然稱霸地表一段時間,但寶座能穩坐多久?當年輕人開始大量遷徙,將臉書留給阿公阿嬤,祖克柏麻煩就大了。沒錯,臉書已是全球16億用戶的大怪獸。...
《華盛頓郵報》和《波士頓環球報》最近都易主。它們都指向一件事,紙張媒體的生命時鐘滴答計時,悲壯地表演數位時代的胡迪尼逃脫術,萬一無法逃脫,只能賣掉或關門。好,大家都知道,他不只是書店老闆,而是「...
我們的生活因科技而更加便利,但也身陷科技帶來的風險,愈來愈深。如果我們放任國家掌握私人網路資料,等於打造一個「網路監控的圓形監獄」,這是一個看不見的監獄,每天都快速擴建中,而我們都住在裡面。高速...
當網路逐漸取代傳統媒體,獨特小媒體影響力日增,我們的社會結構、政經機關都將被迫重新調整,首當其衝的,就是壹傳媒這種巨型媒體交易,就像新車,一旦轉手就開始劇烈貶值。幾位買主的挑戰將愈來愈巨大、愈來...
以往,每天最重要的頭條新聞在報架上;如今,最重要的頭條新聞,往往是社群網站上最多人轉推的文章。 最近,科技宇宙有兩件事,特別讓我好奇著迷,不是iPad mini,也不是Windows...
21世紀,我們目睹網路改變了傳媒、出版、知識傳遞與保存……但,我們或許才剛察覺,網路也正影響我們的思考與工作模式,且在世代之間,形成巨大的鴻溝。想像一下,我們習以為常的辦公室隔板,會不會在下一個...
推特或噗浪等社群網站,「發布」與「訂閱」才成為一個熱鬧的資訊交換市場,傳播與接收同時進行,角色在一秒間快速切換;臉書爆炸性的成功,擴大了這種資訊傳播模式......二月十四日,我開始了一項實驗;...
表面上,這是美國老大哥的一場法案拔河戰(關我什麼事,或許你會如此說)。更深一層,這是網路自由與智慧財產另一回合的赤裸肉搏;再深一層,這其實是兩個世代的決戰序章,商業的,傳播的,社交的,資訊體系的...
網路延伸的分享行動具有強烈「共利性」,必須全體成員互為因果,遵守某些隱性規則,分享行為才可能持續不輟;一旦產生人性的缺口,例如弄髒短期交換的房子、不定時定點歸還車輛、喝光別人儲值的咖啡,這些實體...
當網路崛起,造成工作餘暇的重分配,愈來愈多人下班後的休閒時光,從客廳(電視)轉移到書房(電腦),甚至是臥室床頭(筆電或平板電腦)......,無論未來如何,我們知道,面對電腦及網路,不只工作、不...
傳統「資訊中間人」諸如新聞媒體、出版社已不符所需,「讀者」會自行發明或搜尋更強大、更好用的資訊代理人。中國安徽一名十七歲的高中生,為了買iPad 2,賣掉一顆腎。 ...
就算臉書有一天毀滅了,傳統「單點對多點」的新聞傳布模式也會漸漸衰微。我常說,「這是個水銀破碎的時代」,我們的身分不再單一,不再只是讀者,我們也都是作者,孜孜矻矻在網路上發表文章、加註評論;我們也...
網路動員快速,但若無適切的行動接應,這些虛擬人氣也可能快速消散。你可以將網路當作主戰場,卻不能不重視傳統媒體的力量。畢竟,傳統媒體仍掌握了主要的社會訊息渠道,若要突圍,關鍵就在於「破窗行動」。去...
社交網絡網站已改變我們與他人的關係。或許,你不認識樓上的鄰居;但三百公里外一位陌生網友的貓,今天牠吃了什麼、換了貓沙,或許還鬧了一頓脾氣,卻因網路而涉入你的世界。哈囉!二○一○年。今年是個人電腦...
電子書勢必是下一世代的主流閱讀載具;然而,關鍵條件尚未臻於完熟,任何對於電子書的過度樂觀、浪漫想像,最終就像三年前的宜銳,必須面對殘忍市場的冷酷回聲。「評估明年閱讀器可以銷售六萬台,獲利四百萬美...
如果你恰巧是個活躍的網路使用者,恰巧也有一群熱愛噗浪或MSN即時通的朋友,或許,你最近會常聽到一個關鍵字:開心農場。具體地說,或許,你們正在開一個漫長枯燥的業務會議,鄰座同事忽然坐立難安,低聲告...
部落客要走上專職寫作之路,前提是知名度、知名度、知名度,網路世界或現實世界的知名度。你也能像他們一樣嗎?親愛的部落客:前陣子,一位擁有龐大社群的部落客寫信問我,「如何找到出書的機會?」他舉例,與...
閱讀這篇文章的你,或許還不是它的會員;即使它被《時代》雜誌評為「二○○八年最佳五十個網站」之一,即使它上個月變成全球最大的社群網站,即使它的用戶超過一億五千萬人,即使它市值約近五十億美元。不管你...
就像所有武俠小說的劇情,每隔一陣子,當「臥虎藏龍」裡的李慕白走在荒郊野徑,或坐在茶鋪酒肆,就會有人跳將出來,提劍吆喝叫陣,非要拚個你死我活。網路界前陣子的熱門頭條,就是Google又被下戰帖了。...
我在《癮科技》看到一則報導註一:有家日本公司,開發出一種名為「供養之窗」的新型墓碑,墓碑上有個二維條碼,來訪親友只要用照相手機掃描這個二維條碼,就能透過手機連上網路,收看死者生前的影片、相簿,甚...
網路讓收藏一事,不再只是私我性的,更是公共性的;我收藏的RSS、我收藏的網路書籤,都是另一個歡迎收看的「社會我」,我們每個人的生活與思想,就是網路裡一個透明的扭蛋,等待不特定人士扭動某個節點,在...
據統計,全世界目前有一億五千萬個網站、七千萬個部落格,如果你活到一百歲,從出生到死亡,每天要逛六二○八個網站或部落格,才可能逛完一圈。當然,沒人這麼幹。但是,你如何在有限的一生中,接觸、篩選、吸...
Twitter開創了一種書寫,甚至報導方式,藉由科技平台,創造迥異於以往的速度感及目擊感。質疑者認為Twitter 讓人類溝通更破碎、不連續,甚至不知所云;擁護者則認為,Twitter...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