資金大潮下,科技巨頭市值不斷攀升,引發各界重新評價所謂的「科技大牛股」。其中,廣達去年營收刷新紀錄,但是股價漲幅只有56%,相對落後於台積電、鴻海、台達電、聯發科、日月光、聯電等市值巨鱷。 ...

資金大潮下,科技巨頭市值不斷攀升,引發各界重新評價所謂的「科技大牛股」。其中,廣達去年營收刷新紀錄,但是股價漲幅只有56%,相對落後於台積電、鴻海、台達電、聯發科、日月光、聯電等市值巨鱷。 ...
5G、AI時代來臨,微軟看準台灣卓越地理位置、資通訊環境優異,投入13億美元在台打造雲端資料中心。究竟台灣在微軟資料中心布局藍圖裡,扮演何種重要角色? 2020年底,微軟歡喜宣布建立台灣首...
疫苗上市露曙光,翻轉了投資主題,今年的疫情受害股,有些產業開始浮現轉機,反倒成為法人布局的重心。以今年受挫於疫情的DRAM和汽車零組件產業為例,因明年展望轉趨樂觀,10月以來,法人買超張數漸漸增...
台灣疫情與市場相對全球穩健,近月投資人積極進場加碼台股,元大兩檔台股ETF(0050、0056)今年以來的受益人數就暴增近20萬人。 武漢肺炎重創全球經濟,台灣基金市場在3月出現一波大量贖...
這一場新冠肺炎疫情,導致全球許多城市隔離,遠端距離需求商機應運而生,提早開啟5G世代,帶動4月營收逆勢成長,因此近期投信大舉布局標的,也幾乎清一色是與5G題材相關。 5G基礎建設族群包括:...
武漢肺炎延燒全球數月,近期疫情雖有舒緩趨勢,但公衛專家、副總統陳建仁卻預測,在疫苗尚未研發上市前,未來1年將過著「半正常」生活,而減少群聚的生活將持續,這種狀況將改變許多商業模式,對股市投資也產...
全球政府燒錢救經濟,歐美股市從3月24日出現大反彈,解除近期美股及全球股市大跌約4成的最恐慌情況。台股也在國安基金進場下,從最低的8523點反彈到近期站回萬點,許多強勢股3月以來大漲。 宏...
先前中美貿易戰已讓中國產能遷移海外的話題浮上檯面,廠商或明或暗將部份產能轉移,如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(COVID-19、又稱武漢肺炎)全球擴散,中國的資訊不透明、即將面臨的失業率攀升影響、國際各方...
第一季營收出爐後,正是投資人檢視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口袋名單時機,《今周刊》篩選出第一季營收逆勢成長的個股,提供投資人汰弱留強。 台股歷經每年11月中旬後4個半月的「財報空窗期」,3月底到5月...
受到武漢肺炎疫情影響之下,中國伺服器需求提升,包含遠距辦公、遠距教學等。過去貿易戰讓中國自製晶片的任務浮上檯面,疫情更使得供應鏈再度檢視並且重整,但中國要自製「中國芯」並不容易,特別是被Inte...
TOP